b体育“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 每天中高

  B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3-25 23:36

  b体育“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 每天中高强度体锻不少于60分钟!原标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 每天中高强度体锻不少于60分钟!

  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会,12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该行动方案为全国的学校、家庭、社区提供了一整套完整且极具操作性的强身健体策略。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研制团队由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和学院汪晓赞教授领衔。他们介绍,方案的研制背景是基于世卫组织的最新调研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青少年未达到每天60分钟的中等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建议标准,各国青少年普遍存在身体活动不足的弊病。在9至17岁青少年中,约九成的人每天久坐时间超过两小时;5至19岁人群,1975年时的肥胖者约1100万人,到了2016年则多达1.24亿人;目前,7岁以上学龄儿童的肥胖率达7.3%,超重率达12.2%。在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体质问题愈发严重;体育与教育分离,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地沦为纸上谈兵;逐年攀升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正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新编制的这份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出发点,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全生态环境入手,辐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四大领域,形成校园、家庭b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社区一体化的促锻炼、增体质机制。

  一是实施优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是要采用趣味性、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结构化的教学手段,改善“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与健康课。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学生每节课的运动密度达到75%以上,运动强度达到心率140-160次/分钟,还需要通过有机融入学科知识内容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一体化;每节课至少融入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是营造浓郁的“活力校园”氛围,要保障学生校内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80%以上的学生与教师参与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体育兴趣小组等校内体育组织;每学期至少开展3类与活力校园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3-5分钟的“微运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和文化课学习效果。

  三是创设完整的“家庭-学校-社区”多元联动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内的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之外,在校外也保证每天至少60分钟身体活动,培养积极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体育健康促进活动。该《行动方案》提出,家长每学年组织或参与学校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家长每学年陪伴孩子参与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

  四是推进科学的“赛事挑战”奖励计划。《行动方案》提出要尊重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设置适用于不同运动能力、不同学科知识等的多重目标,利用奖励的导向作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挑战中。比如设置“趣味体能挑战赛”“活力家庭挑战赛”“科动会”等。

  五是建立动态持续的运动智能监控体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学校体育深度融合,采用可穿戴设备、智能化体育器材、智能运动学习空间等,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运动负荷、体质健康等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和管理,构建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行动参考。

  前女排国手杨希与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与永德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沈臣、莱阳市实验二中家校代表与在疫情防控期间高质量完成线上体育教学的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家校代表、原上海体育局副局长郭蓓和吴泾镇杨其景、三位大中小学生代表分别作为“5+体育”行动愿景的发布人进行内容发布,宣布了《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举措。

  在“兴”体育发布环节,杨希和邹市明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体育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

  “体育就是教育,像集体主义精神、勇于挑战、正确对待输赢,这些不是学生们读了什么、念了什么就可以掌握到的。”杨希在阐述如何把“女排精神”传递给儿童青少年时,提出体育要回归教育、回归校园,“青少年健康成长最重要的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教育来落地和实现的。”

  从拳击台上的王者到华东师大的教师,邹市明近年来致力于拳击文化和奥运精神进校园活动。他说:“少年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奥运人才b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左手拍球、右手画出喜欢的数字或形状,听着音乐找朋友,按照丝巾的颜色找到组员,再进行分组对抗……沈臣老师和永德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融”体育发布环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课。

  这场体育课融合了品行教育、竞技体育、美术教育、智力开发等多种要素,可谓一堂五育并举的体育课,短短几分钟,穿着短袖的小朋友们脑门上已是汗水涔涔。

  疫情期间,体育课堂进入家庭,许多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在家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亲子关系也由此得到提升。“亲”体育的发布告诉我们,孩子的体育健康促进,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付出,更需要众多家长的默默支持,而山东省莱阳市实验二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凌晨五六点钟家长和学生一起早起运动、节假日家长自发组织长跑活动……该校在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团队的指导下,用五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让亲子体育真正融入了孩子的成长之中。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每逢周末,他们身体活动的质量和时长是急剧下降的,周一到周五体育教师兢兢业业上课换来的健康成果可能全部毁在周末的沙发上,形成了5+2=0的窘境。为此从2013年开始,华东师大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吴泾镇6区开展了亲子体育嘉年华等一系列体育健康促进公益活动,7年来,活动辐射吴泾镇23个社区,建成了儿童青少年体教融合智慧成长空间,形成了成熟的服务模式。”未来,在实现“活力校园”“活力家庭”的同时,也要实现“活力社区”,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机制b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在“常”体育发布环节,吴泾社区的领导、居民代表与华东师大学生志愿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儿童青少年体教融合智慧成长空间”的故事,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明了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也为全民体育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体育老师非常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监控体育课堂的运动强度和密度?”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用体育智能科技展示开启“智”体育的发布环节。

  展示现场,孩子们在智能跑道上运动,不仅可以测试到跑步的速度,还可以测试步频、步幅,跑步的姿势是否正确,通过智能系统查看孩子的平衡力、弹跳力、灵敏度等等。汪晓赞介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健康评估、个性化运动干预乃至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的健康成长闭环。

  五大发布环节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中小学校长共同发起倡议。倡议书中说,作为校长,我们有责任采取行动,让体育健康融入各项教育工作中;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努力,受益的将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通过我们的积极行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享受运动,实现人生潜能的新一代。